中国海外发展上半年销售逾1200亿元 稳中求进巩固行业领先

  8月27日,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外发展”,股份代号:)公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上半年,中国海外发展销售额1,201.5亿元,位居全行业第二;一线城市销售优势稳固,北京市场超300亿元,市占率第一。

  2025年上半年,中国海外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稳中求进,攻守兼备,展现了强劲的经营韧性与战略定力。凭借优质的产品体系、稳健的财务状况以及前瞻性的市场布局,中国海外发展向市场和股东交出一份亮眼的中期答卷。

  2025年上半年,中国海外发展系列公司实现合约销售额人民币1,201.5亿元,全口径、权益销售金额均为行业第二;集团收入人民币832.2亿元,除税前溢利人民币130.0亿元,核心股东应占溢利人民币87.8亿元。整体盈利能力在行业中保持前列,凸显了公司的经营韧性与价值创造能力。

  中国海外发展在重点城市销售动能强劲,14个城市的销售额位居当地市场第一。期内,北京市场销售额达人民币304.5亿元,市占率居首;上海、广州、深圳及香港等核心城市合约销售均突破人民币50亿元。整体来看,香港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合约销售额合计人民币556.4亿元,占集团系列公司(不含中海宏洋)合约销售额的53.7%。

  在当前行业背景下,公司凭借精准的市场研判与优质的产品供给,不仅保持了核心城市的市场优势,更不断增强整体竞争力。这一数据充分说明,公司在核心市场的布局持续稳固,成为带动整体销售和利润的重要引擎。

  在产品层面,中国海外发展率先发布“中海好房子Living OS系统”,围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维度,通过16大产品系统满足172项客户需求,打造全新的品质生活标准。上半年,已有28个项目应用该体系,包括北京万吉玖序、上海云邸玖章等。该体系不仅提升了客户体验,也为集团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与此同时,中国海外发展商业运营业务韧性发展。上半年,集团商业物业运营收入达到人民币35.4亿元,其中一线城市项目收入占比提升至47%。北京中海大吉巷项目于5月盛大开业,项目以“文化赋能、城市更新”为核心,活化三千余平方米的文化保育区,开业首日客流量超过20万人次,出租率高达96%,成为首都核心区域城市更新示范样本。

  稳健的财务结构和充裕的资金储备,是中国海外发展在行业调整期中最为突出的优势之一。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保持“三条红线”指标全线“绿档”,期末剔除预收款资产负债率45.7%,净借贷比率为28.4%,现金短债比4.9倍。

  期末,集团在手现金人民币1,089.6亿元,占总资产12.1%,资金充沛,处于行业最佳水平,发展动能强劲。在融资成本方面,集团平均融资成本2.9%,处于行业最低区间,体现了在资本市场的强大信誉与议价能力。分销及行政费用合计占收入3.8%,费效比行业领先。

  在信用评级方面,中国海外发展是行业唯一获两家国际评级机构给予A-级评级的内房上市公司,其中,惠誉、标普给予A-评级,穆迪给予Baa2评级。这充分体现了国际资本市场对公司稳健财务状况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认可。凭借行业最高的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在债务结构优化、融资渠道拓展方面,展现出强大的财务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从整体来看,中国海外发展的财务管理不仅仅停留在“安全”层面,更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与高效的资金运作,为企业保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这种以财务稳健为基石的发展模式,也为股东带来了长期可持续的回报。董事局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港币25仙。

  今年上半年,中国海外发展保持积极进取的发展态势。2025年1-7月,公司新增22幅地块,权益购地金额达人民币550.1亿元,投资规模稳居行业第一。其中,一线和强二线%,凸显了公司坚持“主流城市、主流地段、主流产品”的战略导向。

  在具体案例中,北京海淀树村地块以人民币75.02亿元成功竞得;上海普陀、静安两宗核心地块投资金额合计超过人民币118亿元,显示出公司在一线城市的战略聚焦与市场信心。这些投资不仅为未来销售提供了充足货源,也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核心城市的领导地位。

  ESG领域深耕不辍,树立行业典范。上半年,中国海外发展发布行业首份《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并在多个国际评级体系中位居前列。例如,在伦敦证券所交易集团LSEG的评分排名全球房地产第一,MSCI评级为A,晨星Sustainalytics评分13.9分(低风险,分数越低,评级越高),排名为内房第一、全球前3%。这些成绩不仅体现了公司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践行,也进一步提升了国际资本市场对公司的认可度。

  纵观今年上半年,中国海外发展销售业绩保持行业前列,财务结构持续稳健,核心城市竞争优势进一步强化,为未来发展积蓄了充足的动能。

  在中国海外发展2025年中期财报业绩沟通会上,董事局主席颜建国表示:“凭借强劲的比较优势,公司将继续保持攻守兼备的发展态势,在市场调整中保持行业领导地位,实现持续稳健高质量发展。”